关于“人防送风系统”的优化

2022-08-18 16:39
214

关于“人防送风系统”的优化


一、前言

人防工程防化是人防工程防护技术保障措施的一种,尤其在化生放环境下,防化是人防工程不可缺少的重要防护技术,能够保障工程内部人员免受毒剂、生物战剂及放射性灰尘的伤害,避免工程内部设备和物资遭受毒剂、生物战剂及放射性灰尘的污染。人防工程防化设计直接关系到人防工程防化保障功能的有效实施,且其关系到人防工程经济与人员安全,笔者就暖通专业,着重就地下人防区域战时送风系统优化进行阐述。


二、人防送风系统比较

项目情况:该人防区域总面积大于6003㎡,分为三个防护单元和一个移动电站,其中第一防护单元1936㎡、第二防护单元1795㎡、第三防护单元1902㎡;本专业设计内容包括平时通风,战时清洁式通风、滤毒式通风及隔绝式通风,系统与平时送排风系统设转换措施;防护等级:战时为二等人员掩蔽,抗力等级为甲类6级;人员掩蔽部分防化等级为丙级。


1、原设计方案

如图1所示,清洁通风和滤毒通风分设两个风机,其两种通风系统风机入口处通过共用干管连接,如图中绿色线标注部分,风机出口处同样通过风管相通,且清洁通风管道上位于染毒区密闭阀与清洁区密闭阀间的部分管道与风机出口通过管道连接,连接管上设置球阀,见图中红色线部分,该管道作用为增压,目的是在清洁式进风管道的两个密闭阀门间形成“气闸”,防止外界染毒气体在阀门气密性能较差时从清洁式进风管被吸入工程清洁区。


2、优化后方案

如图2所示,清洁通风和滤毒通风分设两个风机,且其两种通风系统风机入口处分设两个风管,如图中红色线标注部分,风机出口处通过风管相通;清洁通风管道上位于染毒区密闭阀与清洁区密闭阀间的部分管道与风机出口未设置管道连接,即优化后取消了增压管。



3、优化依据

根据规范《人民防空工程防化设计规范》术语解释中阐述了设置增压管的情形,即“1、滤毒通风与清洁通风共用风机时,密闭阀门并非绝对气密,滤毒通风时在风机的抽力下,清洁管道上的两道密闭阀门之间会出现负压,一部分染毒空气会通过清洁管道上两道密闭阀门被抽入工程主体,对工程内人员造成危害。2、清洁式通风与滤毒式通风分设风机,但在两个风机前设置了一个集气箱,虽然清洁式通风与滤毒式通风分设风机,但是集气箱将清洁通风管道与滤毒通风管道相连通,滤毒风机开启后,清洁通风管道风机吸入端实际形成负压,会将染毒空气抽入工程主体,造成工程内部染毒,其效果相当于滤毒通风与清洁通风共用风机,因此这种情况也要增设增压管”,而优化后方案均不属于规范要求设置增压管的两种情形,故可以取消增压管的设置。



4、方案比较

1)安全可靠性比较   

方案

名称

安全可靠性

原设计

安全可靠性差,原设计两种通风系统的风机出入口通过共用风管联通,出现风系统短路,风量无法从室外吸入满足战时人员新风的需求

优化后

安全可靠性较好


2)设备造价对比

    优化后设计方案比原设计省掉了集气箱且无需再次设计增压管,故无论是安装复杂度还是经济成本上均有优势。

三、结论

综上所述,当清洁通风与滤毒通风分设风机时,笔者不建议在风机入口设置集气箱,其直接与风机连接的设计方案会在各方面均优于在入口设置集气箱的情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