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下室底板外防外贴防水做法和预铺反粘防水做法 设计及施工探讨
1、什么叫外防外贴法、预铺反粘法?
外防外贴法是将防水卷材直接贴在结构外表面,防水外边再做一道保护防水层的混凝土保护层,卷材外防水可以保护地下室工程主体结构免受地下水有害作用的影响;防水层可以借助土的压力压紧,并可和承重结构一起抵抗有压地下水的渗透;
预铺反粘法是将预先将防水卷材铺设在基础垫层上,然后直接在卷材覆面绑扎钢筋,浇筑底板混凝土,与混凝土接触的卷材表面具有特殊设计的胶粘层,当浇筑其上的混凝土固化后,卷材能够和后浇筑的混凝土形成永久、可靠的防水体系,可抵抗有压地下水的渗透;
2、外防外贴法和预铺反粘法的特点什么?
外防外贴法是将防水卷材粘贴或者空铺在垫层上,底板结构混凝土与防水层没有形成反粘接效果,一旦防水层破坏,地下水将在防水层和保护层流动,不易找到渗漏点,维修困难,甚至可能导致防水层整体失效。
预铺反粘法是采用高分子自粘胶膜防水卷材,采用高密度聚乙烯作为防水基材,上覆高分子自粘胶料、抗环境变化保护层和隔离层复合而成,可与后浇筑混凝土结合形成具有防串水功能的复核防水卷材。
3、预铺反粘法的优势有哪些?
3.1卷材与混凝土结构粘为一体,长期浸水环境下依然密不可分,有效控制串水现象;
3.2基面要求低,潮湿甚至未找平基面均可施工,无需底涂及预处理,且预铺后再卷材上直接绑扎钢筋,不要混凝土保护层,节约工期;
3.3良好的抵抗穿刺能力,由于预铺卷材后直接在卷材上绑扎钢筋,要求卷材具有强度高,抗穿刺能力;
3.4高分子自粘胶膜防水卷材具有耐紫外线性能,防止由于紫外线照射而减少了卷材的粘接力;
3.5施工范围宽,全年均可施工,不受季节性影响;
3.6施工过程无需溶剂和燃料,避免了环境污染和消防隐患。
4、外防外贴防水施工工艺和预铺反粘防水施工工艺对比表
序号 | 对比内容 | 外防外贴防水做法 | 预铺反粘防水做法 |
1 | 做法对比 | 1、抗渗钢筋混凝土结构底板; 2、50厚C20细石混凝土保护层; 3、干铺石油沥青纸胎油垫一层 4、3mmSBS改性沥青防水卷材(热熔) 5、刷基层处理剂一道; 6、1:2.5水泥砂浆找平层20mm厚; 7、C20混凝土垫层100厚; 8、素土夯实 | 1、抗渗钢筋混凝土结构底板; 2、预铺反粘1.5厚高分子自粘胶膜防水卷材; 3、C20混凝土垫层100厚; 4、素土夯实 |
2 | 工艺流程 | 垫层→砂浆找平层→基层处理剂→卷材防水层→油垫保护层→细石混凝土保护层→结构防水底板 | 垫层→卷材防水层→结构防水底板 |
3 | 粘结层 | 将防水卷材粘贴在垫层为主的基层上 | 将防水卷材粘贴在结构层上 |
4 | 结构层次 | 找平层、保护层不能少 | 找平层、保护层不能少 |
5 | 优点 | 防水层不易在保护层施工中破坏 | 防水卷材与结构层永久粘结为一体,形成“皮肤式”防水效果,中间无串水隐患。防水性能不受主体结构沉降影响,有效防止地下水渗入。冷作业、无明火、无毒无污染,安全环保。 |
6 | 缺点 | 现有防水层将卷材粘结在基础上,防水层与结构本体的缝隙造成防水层结构分离,防水层一旦破坏,水到处串流,不易找到漏水点,维修十分困难,甚至可导致防水层整体失效。 |
|
7 | 对比结论 | 防水层依附在垫层上,垫层作为胎膜,在雨水、地下水等的影响下极易破坏,造成依附在垫层上的防水层全部失效,一旦发生渗漏,是大面积的漏水。 | 预铺反粘法施工,由于是“皮肤式”防水,防水层和结构层粘结牢固,不串水。漏水唯一的可能性是防水层破坏处正好与结构缺陷部位吻合,出现漏水现象。而此种情况发生的概率极低,并且因为“皮肤式”防水不串水的效果,只会出现漏水点,不会导致防水层大面积的失效,很容易进行维修。同时,非常适合雨季施工。 |
8 | 综上所述,不管从施工造价成本和工期对比:预铺反粘法更经济和方便,且防水效果更佳。 |